乳腺癌化疗后呕吐 中医药怎么治疗
- 温馨提示: 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,呕吐症状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,而中医药治疗呕吐这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,现小编为你介绍。
因个人体质、化疗每个乳腺癌化疗病人的恶呕反应病程长短及程度不一,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、身体素质及治疗信心,甚者影响化疗进程、化疗药物使用剂量,乃至化疗终止。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,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进程是非常重要的。根据中医老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,将化疗后恶呕反应辩证分型分为脾胃虚弱证、脾虚湿困证、脾虚湿阻证、湿热内蕴证四大证型,现分述如下:
1.脾胃虚弱证主证:倦怠乏力,呕吐痞闷,不思饮食,脘腹胀痛,或气虚肿满,大便溏,舌淡,苔白,脉细。治以健脾益气养胃为法。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。药用:党参,白术,茯苓,淮山,陈皮,法夏,木香,砂仁,炒谷麦芽,炙甘草,生姜。
2.脾虚湿困证主证:面色萎黄,饮食不化,胸脘痞闷,恶心呕吐,肠鸣泄泻,四肢乏力,舌淡,苔白腻,脉虚缓。治以健脾益气、渗湿和胃为法。方拟参苓白术散加减,药用:党参,白术,茯苓,淮山,薏苡仁,砂仁,桔梗,白扁豆,姜竹茹,苏梗,炙甘草。
3.湿阻中焦证主证:倦怠嗜卧,肢体困重,脘腹胀满,恶心呕吐,口淡无味,口干不欲饮,暖气吞酸,纳差,大便溏,粘腻难尽,可伴有头痛、周身酸痛等不适,舌淡,苔白腻而厚,脉缓滑。治以燥湿运脾、芳香化浊、行气和胃止呕为法。方拟参苓平胃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,药用:苍术厚朴,陈皮,白术,茯苓,藿香,苏梗,半夏曲,枳壳,党参,佩兰,甘草。
4.湿热内蕴证主证:上吐下泻,胸脘痞闷,心烦躁扰,口干口苦,身热不扬,小便短赤,伴或不伴有大便干结,舌红,苔黄腻,或黄厚而干,脉滑或数。治以清热化湿、理气和中为法。方拟连朴饮合茵陈蒿汤加减。药用:芦根,黄连,厚朴,石菖蒲,法半夏,山栀子,淡豆豉,苡仁,绵茵陈,白术,茯苓。
临证上若偏脾阳虚者,见面色恍白,口淡无味,喜饮温水,便溏等,可加用吴茱萸,干姜等;若阴津亏损见口干者,改党参换用太子参;若偏脾气虚者,加用北芪,并加大党参用量;若腹胀便秘者,可加用莱菔子、枳实等行气通腑之品,热结便秘者加用大黄;吐泻转筋腹痛者,可加用木瓜化湿升清,舒筋缓急。
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,化疗副反应,尤其是呕吐是严重影响患者围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并发症,甚至影响到化疗进程及治疗效果。中医药参与治疗围化疗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具有独特的优势,减少了止呕药等化疗辅助用药,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使患者更好地按时按量完成化疗,提高生生存率,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。
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
-
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,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...
-
瑞婷(阿那曲唑片)抑制雌激素合成,能有效治疗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病人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