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别名:艾,艾蒿,家艾大艾叶,杜艾叶,萎
药材所属:枝叶/树皮类
药用部位: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。
功能主治:理气血,逐寒湿;温经,止血,安胎。治心腹冷痛,泄泻转筋,久痢,吐衄,下血,月经不调,崩漏…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3钱;入丸、散或捣汁。外用: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,捣敷、煎水熏洗或炒热温…
相关疾病:
请仔细阅读艾叶的作用说明,并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。
【药品名称】艾叶
【药品别名】艾,艾蒿,家艾大艾叶,杜艾叶,萎
【英文名】rgy Wormwood Leaf
【药用部位】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。
【药材属性】枝叶/树皮类
【产地分布】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【功能主治】理气血,逐寒湿;温经,止血,安胎。治心腹冷痛,泄泻转筋,久痢,吐衄,下血,月经不调,崩漏,带下,胎动不安,痈疡,疥癣。①《别录》:"主灸百病。可作煎,止下痢,吐血,下部匿疮,妇人漏血。利阴气,生肌肉,辟风寒,使人有子。"②陶弘景:"捣叶以灸百病,亦止伤血。汁又杀蛔虫。苦酒煎叶疗癣。"③《药性论》:"止...
【临床应用】
①治疗慢性肝炎取艾叶制成注射液,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.5克,每日肌注4毫升,总疗程1~2个月。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保肝药物。治疗123例,其中迁延性肝炎39例,近期治愈28例,显效6例,好转5例;慢性肝炎46例,近期治愈21例,显效19例,好转6例;肝硬化15例,显效3例,好转4例,无效8例。总有效率92%。②治疗肺结核喘息症用10%艾叶液每次30毫升,日服3次,食前半小时服用。临床观察37例,均同时内服异烟肼,3例并发肺原性心脏病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,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疗,一般服艾叶液1~1.5月。31例经过上述治疗,气短及咳嗽减轻,喘鸣消失,痰量显著减少,肺部干、湿性罗音减少或消失;其余6例疗效较差或无效。经验证明,以对肺部无严重纤维增生或肺气种存在者效果较佳。③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艾1斤或鲜艾2斤,洗净、切碎,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~6小时,煎煮过滤,约得滤液3000毫升,加适量调味剂及防腐剂。日服3次,每次30~60毫升。或制成注射剂,每日2次,每次肌注2~4毫升。治疗154例,近期控制6例,显效21例,好转81例,无效46例。或用蒸馏法提取艾叶油,制成胶丸或糖衣片服用,每日量0.1~0.3毫升,分3~4次口服,10天为一疗程。治疗138例,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1.88%,近期控制加显效者占46.37%。还有每日用艾叶2两(干品),红糖5钱,加水煎成100毫升,分3~4次服,1周为一疗程。治疗484例,有效率76.1%。④治疗急性菌痢用20%艾叶煎剂,日服4次,每次40毫升,观察21例,均获治愈,平均住院5.5天。治疗过程中同时补充维生素乙、丙,个别病例给予输液。⑤治疗间日疟取干艾叶0.5~1两,切碎,用文火煎2小时左右,过滤,加糖,于发作前2小时顿服,连服2天。经治疗53例,控制症状的有效率在89%上下,血内疟原虫阴转率为56.2%.药液须现制现用,每日用1两的疗效较好。⑥治疗钩蚴皮炎在局部钩蚴感染24小时内,取直径1.5厘米的艾绒卷,熏烫钩蚴感染部。对于皮疹多而范围广的皮炎,将患部皮肤分区逐一熏烫5分钟。治疗106例,痒感消失者77例,仍有痒感者28例,奇痒者1例。患者一般于晚间艾熏后,即痒止入睡,次晨痒感消失。对照组60例未加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3钱;入丸、散或捣汁。外用: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,捣敷、煎水熏洗或炒热温…
【形态特征】
艾 多年生草本,高50-120cm。全株密被白色茸毛,中部以上或仅上部有开展及斜升的花序枝。叶互生,下部叶在花期枯萎;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,长6-9cm,宽4-8cm,基部急狭或渐狭成短或稍长的柄,或稍扩大而成托叶状;叶片羽状或浅裂,侧裂片约2对,常楔形,中裂片又常三,裂片边缘有齿,上面被蛛丝状毛,有白色密或疏腺点,下面被白色或灰色密茸毛;上部叶渐小,三裂或不分裂,无柄。头状花序多数,排列成复总状,长约3mm,直径2-3mm,花后下倾;总苞片形;总苞片4-5层,边缘膜质,背面被绵毛;花带红色,多数,外层雌性,内层两性。瘦果常几达1mm,无毛。花期7-10月。
【采收加工】
夏季花未开时采摘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性味】
味辛;苦;性温。①《别录》:味苦,微温,无毒。②《唐本草》:生寒,熟热。③《纲目》:苦而辛,生温,熟热。
【归经】
入脾、肝、肾经。①《纲目》:入足太阴、蹶阴、少阴经。②《本草新编》:入脾、肾、肺三经。③《本草再新》:入心、肾二经。
【成分】
含挥发油,油中主要为Ⅰ,8-桉叶精、α-侧柏酮(α-thujone)、α-水芹烯(α-phellandrene)、β-丁香烯(β-caryophyllene)、莰烯、樟脑、藏茴香酮、反式苇醇(transcarveol)、Ⅰ-α-松油醇(Ⅰ-α-terpineol)。
【药物配伍】
艾叶配伍当归、熟地艾叶温经止血散寒;当归补血;熟地养血补精。三者为伍,有补血养血、温经止血散寒之功效,用于治疗胞宫寒冷所致之月经不调、冲任不固之崩漏等。艾叶配伍黄芪、党参艾叶温经止血;黄芪、党参补脾益气。三药伍用,有益气补脾、温经止血之功效,用于治疗气不摄血之崩漏等症。艾叶配伍香附艾叶温经散寒止血;香附疏肝理气止痛。二者伍用,有疏肝理气、散寒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疗肝郁挟寒之月经不调、心腹疼痛及男子少腹、睾丸冷痛等。艾叶配伍棕榈炭艾叶温经散寒止血;棕榈炭收敛止血。二者伍用,有温经散寒、收敛止血之功效,用于治疗出血、崩漏证属虚寒者。
【配方选方】
①治卒心痛:白艾成熟者三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顿服之。若为客气所中者,当吐出虫物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②治脾胃冷痛:白艾末煎汤服二钱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③治肠炎、急性尿道感染、膀胱炎:艾叶二钱,辣蓼二钱,车前一两六钱。水煎服,每天一剂,早晚各服一次。(江苏徐州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)④治气痢腹痛,睡卧不安:艾叶(炒)、陈橘皮(汤浸去白,焙)等分。上二味捣罗为末,酒煮烂饭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。(《圣济总录》香艾丸)⑤治湿冷下痢脓血,腹痛,妇人下血:干艾叶四两(炒焦存性),川白姜一两(炮)。上为末,醋煮面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米饮下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艾姜汤)⑥治忽吐血一、二口,或心衄,或内崩:熟艾三鸡子许,水五升,煮二升服。(《千金方》)⑦治鼻血不止:艾灰吹之,亦可以艾叶煎服。(《圣惠方》)⑧治粪后下血:艾叶、生姜。煎浓汁,服三合。(《千金方》)⑨治妇人崩中,连日不止:熟艾如鸡子大,阿胶(炒为末)半两,干姜一钱。水五盏,先煮艾、姜至二盏半,入胶烊化,分三服,空腹服,一日尽。(《养生必用方》)⑩治功能性子宫出血,产后出血:艾叶炭一两,蒲黄、蒲公英各五钱。每日一剂,煎服二次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⑾治妇人白带淋沥:艾叶(杵如绵,扬去尘末并梗,酒煮一周时)六两,白肃、苍术各三两(俱米泔水浸,晒干炒),当归身(酒炒)二两,砂仁一两。共为末,每早服三钱,白汤调下。(《本草汇言》)⑿治妊娠卒眙动不安,或但腰痛,或胎转抢心,或下血不止:艾叶一鸡子大,以酒四升,煮取二升,分为二服。(《肘后方》)⒀治产后腹痛欲死,因感寒起者:陈蕲艾二斤,焙干,捣铺脐上,以绢覆住,熨斗熨之,待口中艾气出,则痛自止。(《杨诚经验方》)⒁治盗汗不止:熟艾二钱,白茯神三钱,乌梅三个。水一钟,煎八分,临卧温服。(《纲目》)⒂治痈疽不合,疮口冷滞:以北艾煎汤洗后,白胶熏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⒃治头风面疮,痒出黄水:艾二两,醋一升,砂锅煎取汁,每薄纸上贴之,一日二、三上。(许国桢《御药院方》)⒃治湿疹:艾叶炭、枯矾、黄柏等分。共研细末,用香油调膏,外敷。(内蒙古
【贮藏】
置阴凉干燥处。
【注意事项】
阴虚血热者慎用。①《纲目》:苦酒、香附为之使。②《本草备要》:血热为病者禁用。③《本经逢原》:阴虚火旺,血燥生热,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。
脚气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疾病,不仅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,对于他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,在正式场合来说,甚至是一种不礼貌的“味道”。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很多。花椒就有效果。那么,艾叶加花椒泡脚好吗,有什么用处呢?
什么样的成分就会决定什么样的功效。艾叶油软胶囊成分是怎么样的?有什么功效?下面由小编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。
如今,食品安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,药品的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。药品如果出现问题。比食品出现问题更加严重。艾叶油软胶囊安全吗?会有副作用吗?
药品一般都会有不一样的规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。而保质期就是要保证药物在某个时间段保证药效。艾叶油软胶囊规格有哪些?保质期多久?
当代人的体质越来越差,一不小心就有个头疼脑热,咳嗽什么的。生病了就需要药物来治疗。艾叶油软胶囊的作用有哪些?能止咳吗?
在关注药品功效和作用的同时,可能也需要去了解一下药品的不良反应,以便发生不良反应的时候能正确处理。艾叶油软胶囊功效与作用有哪些?有不良反应吗?
我们在服用一种药之前不仅仅要了解药的成分和功效,同时,了解药品的毒副作用也很重要。艾叶油软胶囊有毒副作用吗?对身体有害吗?
一般的的药都不会马上见效,药物作用是一个过程。但是有些药物服用久了就会耐药而失去效果。艾叶油软胶囊用多久有作用呢?会耐药吗?
如果不是特效药,一般的药发生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,这个过程有可能是一个疗程,甚至是几个疗程。那艾叶油软胶囊几盒一疗程呢?有效吗?
每个厂家生产的艾叶油软胶囊可能都会有所不同,可能是规格,价格,甚至是功效。哪个厂家生产的艾叶油软胶囊最好?有什么不同呢?